一座“光电城”的千亿产业征程
一座“光电城”的千亿产业征程
一座“光电城”的千亿产业征程6月13日,2025长春(chángchūn)国际光(guāng)电博览会·Light国际会议(以下简称2025长春光博会)落下帷幕。
7个国家、850家企业参展;55场会议活动,近3000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cānyù)学术交流;78个光电(guāngdiàn)信息产业合作项目签约、投资金额229.3亿元……长春,这个被誉为(bèiyùwéi)“光学摇篮”的(de)城市,“光电”实力显现。
2025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开幕式(kāimùshì)。人民网记者 关思聪摄
结合深厚的产业基础和(hé)发展优势,长春市锚定光电(guāngdiàn)信息产业新赛道,提出全力打造“光电城”的发展路径。
长春,中国工业版图上的“汽车城”,如今将以“光电城”的身份焕发出新的光芒。这束光,究竟(jiūjìng)从何而来,又将照亮(zhàoliàng)何方?
根脉传承,不断向前的“追光(zhuīguāng)”决心
长春的光电(guāngdiàn)故事始于20世纪中叶。
1953年,长春光机所实验室里(lǐ),王大珩院士带领团队熔炼(róngliàn)出新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开启了中国光学事业的征程。
随后的(de)岁月里,这座城市接连诞生第一台(dìyītái)电子显微镜、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等十余项“中国第一”,深度参与“两弹一星”“神舟(shénzhōu)”等大国重器研制。
70多年后的今天,长春的这份(zhèfèn)科学血脉从未中断。
如今的(de)长春集聚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光学国家队”,形成源头(yuántóu)创新的核心引擎(yǐnqíng)。2024年,长春市建成新质生产力发展(fāzhǎn)促进中心,落位国家技术转移东北中心等服务机构超过30家,构建起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通道。
科研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长春的独特优势(yōushì),长春的光电基因已(yǐ)孕育出一批闪耀全球的创新成果。
长光(zhǎngguāng)卫星展位展出的卫星模型。人民网记者 关思聪摄
“‘吉林(jílín)一号’宽幅(kuānfú)02B星是宽幅系列最新一代(yídài)产品,它的有效载荷为离轴四反光学相机,是目前国际上最轻的超大幅宽亚米级光学遥感卫星(wèixīng),可为用户提供150km幅宽、0.5m分辨率的高清卫星影像产品,能覆盖国内(guónèi)大部分省会城市面积,大幅提高卫星影像获取效率。该卫星于2024年9月20日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六星’的方式发射成功(fāshèchénggōng)。”长光卫星的展位上,品牌宣传负责人崔少伟详细地介绍(jièshào)起来。
“相比于上(shàng)一代‘吉林一号’宽幅01系列卫星的1.2吨重量,宽幅02星重量仅(jǐn)230公斤,有效载荷从离轴300像素升级到离轴400像素,在重量减轻的情况(qíngkuàng)下性能不变甚至更好。”
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在遥感卫星(wèixīng)制造方面,长光卫星“星载一体化”整星设计制造技术成功实现了四次技术飞跃。截至2024年底,“吉林(jílín)一号”卫星数量达117颗,是全球最大的亚米级(yàmǐjí)商业(shāngyè)遥感卫星星座。
长光卫星的(de)技术飞跃,离不开其产业上下游企业(qǐyè)的紧密(jǐnmì)合作与协同创新。以“点”带“面”的系列创新成果,给长春市光电信息产业带来了快速发展。
据统计,2024年长春市光电(guāngdiàn)信息产业综合产值达到900.2亿元、同比增长(zēngzhǎng)7.1%;其中,光电信息制造业产值312.12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高于全市规上工业(gōngyè)7.9个百分点。
千亿征程,光电名片的硬核实力(shílì)
2023年,长春市下决心把光电(guāngdiàn)信息产业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出台(chūtái)了《长春市光电信息产业星光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及配套措施,并确立到2025年末,实现光电信息产业综合产值超(chāo)(chāo)千亿、企业超千户的“双千”奋斗目标。
产业政策的制定让长春光电产业迎来了快速(kuàisù)发展,这也为本地光电企业打上了“长春”的标签(biāoqiān)。
展会内,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展位前总是被人群围(wéi)得水泄不通,凑近一看,大家都对一块图像十分(shífēn)清晰的显示屏“爱不释手”。
长春希达电子(diànzi)技术有限公司展位(zhǎnwèi)前,游客驻足关注。人民网记者 关思聪摄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yánfā)的(de)行业首款0.7mm像素间距的MIP Micro LED拼接(pīnjiē)显示器,发光芯片边长都小于50微米,在大幅提升了亮度、对比度和色彩还原度后,还更加省电。”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战略客户部总经理于立超不断地向游客介绍说,“它将是未来的终极(zhōngjí)显示,是我们跟国际上大(shàngdà)品牌同台竞技的产品。”
在打造光电“千亿级”产业的征程中,长春市为(wèi)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jīyù)和营商环境,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企业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chéngguǒ)转化。
“我们积极与上下游企业开展(kāizhǎn)协同合作(hézuò),形成了完整的(de)产业链条,将我们的产品更好地应用到各应用场景中。”希达电子副总经理常亮说,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希达电子也带动长春光电(guāngdiàn)产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提升、产业规模扩大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长春这片产业沃土(wòtǔ)上,像希达电子一样的一批明星(míngxīng)企业正改写全球技术格局。
奥来德研制(yánzhì)的G8.6代(dài)AMOLED蒸发源,精度达到纳米级,性能比肩国际先进水平;
长光辰芯(xīn)在图像传感器领域(lǐngyù)深耕细作,为我国相关产业的自主可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光华微电子、禹衡光学等(děng)4户企业荣获国家(guóji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成为行业的标杆与典范;
本地企业的硬核实力,让长春‘光电(guāngdiàn)名片’效应显著增强,众多外部光电企业投资信心倍增(xìnxīnbèizēng)。
6月(yuè)11日,2025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科技成果发布暨(jì)长春市光电信息产业发展(fāzhǎn)对接会现场,12个项目正式签约,为长春光电信息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长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方述华介绍,在2024年光博会签约项目(xiàngmù)中,投资额7亿元的车用(chēyòng)智能气体传感器等31个(gè)项目顺利投产运营。
聚集效应 全球视野(shìyě)下的产业突围
以“光电”为媒,国内外光电企业在(zài)这里形成强大的聚集效应,长春的光电产业也(yě)越来越多地被全球关注。
2025长春光博会展会(zhǎnhuì)展厅内人头攒动。人民网记者 关思聪摄
在卡尔蔡司展位上(shàng)一部设备悬在光学玻璃上不断移动(yídòng),“这台设备是PRISMO verity9157,它融合了高端白光测量机技术,其白光传感器分辨率达到28个纳米(nàmǐ),测量精度可达300至400纳米,弥补了传统光刻机透镜生产工艺中的(de)精度空白,这已经是我们的第六代(dìliùdài)机型。”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销售(xiāoshòu)经理朱小龙介绍道。
作为深耕全球光学和光电行业的外国企业,卡尔蔡司现场展示的各类精密机械,吸引了不少企业代表(dàibiǎo)、专业观众的关注(guānzhù)。
“我们跟长春很多光(guāng)电企业都有深度合作,去年光博会我们是以游客的方式过来,此次参展,我们是想深化与本地(běndì)客户的合作,获得更好发展机会的同时(tóngshí),用技术实力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dòngnéng)。”朱小龙笃定地说。
据统计,本届光博会(bóhuì)有包括卡尔蔡司、海洋光学(guāngxué)、全欧光学等27家外资企业慕名参展,想要赢得“光学摇篮”的青睐。
诸多国外光电企业争相参展(cānzhǎn)的(de)同时,国际学术交流也在长春光博会大放异彩。
2025长春光博会首次(shǒucì)实现“一展两会”深度联动。
6月10日,2025Light国际会议首次与长春光(guāng)博会联名举办,6大洲26个(gè)国家的(de)近千名专家学者(xuézhě)(zhuānjiāxuézhě)参会。6月11日,作为国内光学领域顶级学术会议,中国光学学会学术大会也首次与长春光博会同期同地举办,吸引了国内2000余名学者参与20余场学术探讨,为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提供广阔空间。
2025 Light国际会议。(长春(chángchūn)光博会组委会提供)
“两个会议联名举办,让学者接触到(dào)企业,可以加速技术的转化(zhuǎnhuà)创新,也让企业能够有一个窗口来接触到全球最新最前沿(zuìqiányán)的学术的研究。”德国汉诺威大学教授丁飞分析说,这样,真正做到科研有人(yǒurén)来做,技术有人来转化,市场有人来用。
“长春是中国光学的发源地,它有(yǒu)很强的人才集聚的效应。我们把会议选择在这里,也是希望(xīwàng)通过交流吸引国内外同行注意到这儿有人才,让更多的光电企业来(lái)这里投资,共谋光电产业的未来(wèilái)。”中国光学学会秘书长刘旭说。
长春(chángchūn)光电信息产业展现出强大的(de)聚集效应,不仅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光电企业的目光,更促使长春在全球光电产业版图中占据了重要一席。
2025长春(chángchūn)光博会已经闭幕,追“光”逐“电”的步伐并未停止。在打造“光电城(chéng)”千亿产业征程上,长春正蓄势待发。
6月13日,2025长春(chángchūn)国际光(guāng)电博览会·Light国际会议(以下简称2025长春光博会)落下帷幕。
7个国家、850家企业参展;55场会议活动,近3000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cānyù)学术交流;78个光电(guāngdiàn)信息产业合作项目签约、投资金额229.3亿元……长春,这个被誉为(bèiyùwéi)“光学摇篮”的(de)城市,“光电”实力显现。
2025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开幕式(kāimùshì)。人民网记者 关思聪摄
结合深厚的产业基础和(hé)发展优势,长春市锚定光电(guāngdiàn)信息产业新赛道,提出全力打造“光电城”的发展路径。
长春,中国工业版图上的“汽车城”,如今将以“光电城”的身份焕发出新的光芒。这束光,究竟(jiūjìng)从何而来,又将照亮(zhàoliàng)何方?
根脉传承,不断向前的“追光(zhuīguāng)”决心
长春的光电(guāngdiàn)故事始于20世纪中叶。
1953年,长春光机所实验室里(lǐ),王大珩院士带领团队熔炼(róngliàn)出新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开启了中国光学事业的征程。
随后的(de)岁月里,这座城市接连诞生第一台(dìyītái)电子显微镜、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等十余项“中国第一”,深度参与“两弹一星”“神舟(shénzhōu)”等大国重器研制。
70多年后的今天,长春的这份(zhèfèn)科学血脉从未中断。
如今的(de)长春集聚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光学国家队”,形成源头(yuántóu)创新的核心引擎(yǐnqíng)。2024年,长春市建成新质生产力发展(fāzhǎn)促进中心,落位国家技术转移东北中心等服务机构超过30家,构建起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通道。
科研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长春的独特优势(yōushì),长春的光电基因已(yǐ)孕育出一批闪耀全球的创新成果。
长光(zhǎngguāng)卫星展位展出的卫星模型。人民网记者 关思聪摄
“‘吉林(jílín)一号’宽幅(kuānfú)02B星是宽幅系列最新一代(yídài)产品,它的有效载荷为离轴四反光学相机,是目前国际上最轻的超大幅宽亚米级光学遥感卫星(wèixīng),可为用户提供150km幅宽、0.5m分辨率的高清卫星影像产品,能覆盖国内(guónèi)大部分省会城市面积,大幅提高卫星影像获取效率。该卫星于2024年9月20日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六星’的方式发射成功(fāshèchénggōng)。”长光卫星的展位上,品牌宣传负责人崔少伟详细地介绍(jièshào)起来。
“相比于上(shàng)一代‘吉林一号’宽幅01系列卫星的1.2吨重量,宽幅02星重量仅(jǐn)230公斤,有效载荷从离轴300像素升级到离轴400像素,在重量减轻的情况(qíngkuàng)下性能不变甚至更好。”
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在遥感卫星(wèixīng)制造方面,长光卫星“星载一体化”整星设计制造技术成功实现了四次技术飞跃。截至2024年底,“吉林(jílín)一号”卫星数量达117颗,是全球最大的亚米级(yàmǐjí)商业(shāngyè)遥感卫星星座。
长光卫星的(de)技术飞跃,离不开其产业上下游企业(qǐyè)的紧密(jǐnmì)合作与协同创新。以“点”带“面”的系列创新成果,给长春市光电信息产业带来了快速发展。
据统计,2024年长春市光电(guāngdiàn)信息产业综合产值达到900.2亿元、同比增长(zēngzhǎng)7.1%;其中,光电信息制造业产值312.12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高于全市规上工业(gōngyè)7.9个百分点。
千亿征程,光电名片的硬核实力(shílì)
2023年,长春市下决心把光电(guāngdiàn)信息产业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出台(chūtái)了《长春市光电信息产业星光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及配套措施,并确立到2025年末,实现光电信息产业综合产值超(chāo)(chāo)千亿、企业超千户的“双千”奋斗目标。
产业政策的制定让长春光电产业迎来了快速(kuàisù)发展,这也为本地光电企业打上了“长春”的标签(biāoqiān)。
展会内,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展位前总是被人群围(wéi)得水泄不通,凑近一看,大家都对一块图像十分(shífēn)清晰的显示屏“爱不释手”。
长春希达电子(diànzi)技术有限公司展位(zhǎnwèi)前,游客驻足关注。人民网记者 关思聪摄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yánfā)的(de)行业首款0.7mm像素间距的MIP Micro LED拼接(pīnjiē)显示器,发光芯片边长都小于50微米,在大幅提升了亮度、对比度和色彩还原度后,还更加省电。”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战略客户部总经理于立超不断地向游客介绍说,“它将是未来的终极(zhōngjí)显示,是我们跟国际上大(shàngdà)品牌同台竞技的产品。”
在打造光电“千亿级”产业的征程中,长春市为(wèi)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jīyù)和营商环境,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企业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chéngguǒ)转化。
“我们积极与上下游企业开展(kāizhǎn)协同合作(hézuò),形成了完整的(de)产业链条,将我们的产品更好地应用到各应用场景中。”希达电子副总经理常亮说,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希达电子也带动长春光电(guāngdiàn)产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提升、产业规模扩大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长春这片产业沃土(wòtǔ)上,像希达电子一样的一批明星(míngxīng)企业正改写全球技术格局。
奥来德研制(yánzhì)的G8.6代(dài)AMOLED蒸发源,精度达到纳米级,性能比肩国际先进水平;
长光辰芯(xīn)在图像传感器领域(lǐngyù)深耕细作,为我国相关产业的自主可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光华微电子、禹衡光学等(děng)4户企业荣获国家(guóji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成为行业的标杆与典范;
本地企业的硬核实力,让长春‘光电(guāngdiàn)名片’效应显著增强,众多外部光电企业投资信心倍增(xìnxīnbèizēng)。
6月(yuè)11日,2025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科技成果发布暨(jì)长春市光电信息产业发展(fāzhǎn)对接会现场,12个项目正式签约,为长春光电信息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长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方述华介绍,在2024年光博会签约项目(xiàngmù)中,投资额7亿元的车用(chēyòng)智能气体传感器等31个(gè)项目顺利投产运营。
聚集效应 全球视野(shìyě)下的产业突围
以“光电”为媒,国内外光电企业在(zài)这里形成强大的聚集效应,长春的光电产业也(yě)越来越多地被全球关注。
2025长春光博会展会(zhǎnhuì)展厅内人头攒动。人民网记者 关思聪摄
在卡尔蔡司展位上(shàng)一部设备悬在光学玻璃上不断移动(yídòng),“这台设备是PRISMO verity9157,它融合了高端白光测量机技术,其白光传感器分辨率达到28个纳米(nàmǐ),测量精度可达300至400纳米,弥补了传统光刻机透镜生产工艺中的(de)精度空白,这已经是我们的第六代(dìliùdài)机型。”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销售(xiāoshòu)经理朱小龙介绍道。
作为深耕全球光学和光电行业的外国企业,卡尔蔡司现场展示的各类精密机械,吸引了不少企业代表(dàibiǎo)、专业观众的关注(guānzhù)。
“我们跟长春很多光(guāng)电企业都有深度合作,去年光博会我们是以游客的方式过来,此次参展,我们是想深化与本地(běndì)客户的合作,获得更好发展机会的同时(tóngshí),用技术实力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dòngnéng)。”朱小龙笃定地说。
据统计,本届光博会(bóhuì)有包括卡尔蔡司、海洋光学(guāngxué)、全欧光学等27家外资企业慕名参展,想要赢得“光学摇篮”的青睐。
诸多国外光电企业争相参展(cānzhǎn)的(de)同时,国际学术交流也在长春光博会大放异彩。
2025长春光博会首次(shǒucì)实现“一展两会”深度联动。
6月10日,2025Light国际会议首次与长春光(guāng)博会联名举办,6大洲26个(gè)国家的(de)近千名专家学者(xuézhě)(zhuānjiāxuézhě)参会。6月11日,作为国内光学领域顶级学术会议,中国光学学会学术大会也首次与长春光博会同期同地举办,吸引了国内2000余名学者参与20余场学术探讨,为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提供广阔空间。
2025 Light国际会议。(长春(chángchūn)光博会组委会提供)
“两个会议联名举办,让学者接触到(dào)企业,可以加速技术的转化(zhuǎnhuà)创新,也让企业能够有一个窗口来接触到全球最新最前沿(zuìqiányán)的学术的研究。”德国汉诺威大学教授丁飞分析说,这样,真正做到科研有人(yǒurén)来做,技术有人来转化,市场有人来用。
“长春是中国光学的发源地,它有(yǒu)很强的人才集聚的效应。我们把会议选择在这里,也是希望(xīwàng)通过交流吸引国内外同行注意到这儿有人才,让更多的光电企业来(lái)这里投资,共谋光电产业的未来(wèilái)。”中国光学学会秘书长刘旭说。
长春(chángchūn)光电信息产业展现出强大的(de)聚集效应,不仅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光电企业的目光,更促使长春在全球光电产业版图中占据了重要一席。
2025长春(chángchūn)光博会已经闭幕,追“光”逐“电”的步伐并未停止。在打造“光电城(chéng)”千亿产业征程上,长春正蓄势待发。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